如果你打算創業,不妨參考一下以下的創業失敗統計—101 家初創失敗的 3 大原因,讓大家在創業路上有所準備,避免犯下常見的錯誤。
近年來創業風氣盛行,在網上隨便都能找到成功故事的分享。事實上,成功往往都是由許多因素互相影響和配合而達成的,反而失敗的原因相對明顯,所以更具參考價值。正如馬雲說過:「如果你想成功的話,要從其他人的錯誤當中學習,因為成功的背後有很多原因。」
沒有合適的團隊
創業失敗統計顯示,23% 初創企業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合適的團隊。由於沒有平衡的團隊,所以缺乏互補不足和制衡的效果。創辦人擅長的領域不能過於單一,否則無法從宏觀角度為公司作出決策。若果創辦人都是科技背景,那麼自然就會專注於研發產品,決策都以產品為重心。可是,很多時候,產品研發必需與公司當前業務共同進退。
同樣地,創辦人若無科技背景,不理解電子科技的運作,亦很難在研發中作出正確的技術決策。過份倚重於某一方面,或者無制衡者,則很容易出現不平衡狀況。常見的例子就是創辦人都沒有科技背景,只以外判方式制作產品,沒有 CTO 掌舵,結果產品等決策未如理想。
解決方法:以股份方式引入有不同專長的創辦人,作出決策時互相制衡,經商議下作出平衡和完整的決定。這種做法比把業務外判給其他公司合作更有好處,因為持股創辦人會就著公司未來制定決策,而且能一直管理持續發展中的項目。
資金不足
現金耗光則是另一個創業失敗統計指出的重要因素,有29% 的初創企業因而失敗。創業早期,企業往往需要大量資金營運,而且產品和服務都無法於短期內提供利潤,金錢一直流失,變成入不敷支的狀態。薪金,辨公室租金等等都是每個月必需支出,如果無法支付公司就不能運作下去。
有些情況是,初創企業為了快速擴展業務,不知不覺把金錢花到一些不是核心的範圍,導致金錢支出的速度更快,現金耗盡後公司被迫結業。有時候初創企業並不是沒錢,而是不懂怎樣花錢,結果把錢花到不應該花的地方,而產品又未能及時帶來利潤,導致現金流不足。
解決方法:一定要仔細規劃資源分配,只用在必要的地方,專注能夠為公司帶來利潤的項目。在資金見底前,及早找投資者,以融資等方式為公司帶回資金,確保公司的營運。
沒有市場需要
創業失敗統計指出最大的原因是沒有市場需要,有42% 的初創企業都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結束。很多時候,初創企業只是基於創辦人的信念或興趣—即是說,創辦人覺得可行,所以就開始做,背後其實沒有任何實質數據支持的。這就是初創企業的獨特之處,亦同是致命的弱點,因為創辦人覺得可行的想法,市場上的顧客卻未必覺得有價值。Snapask 創辦人就曾經建立了一個 Past paper 數據庫,單單因為他覺得實用,後來才發現原來沒有市場需求。
事實上,有很多初創企業最後出來的產品,跟最初的想法可能會有差別。一開始的想法大多數只是個人認為,或者是創辦人之間的共同想法,跟市場實際需求會有分別。從最初就有完全正確的想法並不常見,反而很多都是大方向正確,經過無數次的錯誤和調整才獲市場接受。
解決方法:盡快建立產品,然後推出市場。多問用家意見,根據用家反應調整產品。如果產品完全不符合市場預期和需要,應該盡快進行改善。
創業失敗統計的反思
以上提到初創企業失敗的主要原因,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:它們都沒有即時的反饋或者影響。團隊不合適,其實短期內並不會影響公司的運作。現金不足亦是由一開始的規劃出錯滾雪球形成,而非突然有天就出現現金不足的問題。至於產品有沒有市場需要,亦只有在產品推出後才能後知後覺。
所以,除了出現問題後去找解決方法之外,作為創辦人亦應該時刻保持警覺,和團隊定期討論,讓公司上下不同的人反映意見,盡早找出問題的根源,這樣就能避免因為小問題累積成不可逆轉的大問題了。